病因:小兒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 病原體
多以病毒感染為主,可占源發(fā)上呼吸道感染的90%以上,細菌引起的較少見。病毒感染后,上呼吸道粘膜推動抵抗力,細菌可乘虛而入,并發(fā)化膿性感染。
1、常見病毒:
(1)鼻病毒(rhino virus):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體,約有50%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該病毒引起??芍律细?、支氣管炎及中耳炎。
(2)冠狀病毒(Coronavirus):也是上感的常見病原,但分離需用特殊方法。還可以引起嬰兒、新生兒急性腸胃炎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(3)呼吸道全胞病毒(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):至今已鑒定有2個主要血清型和9個亞型。它是嬰幼兒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,多見于新生兒和6 個月以內(nèi)的嬰兒,可引起小流行。該病毒對嬰幼兒呼吸道有很強的致病力,癥狀較重,可有鼻炎、高熱、喉炎、咽炎,還可表現(xiàn)為細支氣管炎及肺炎。但對年長兒童主要表現(xiàn)為上呼吸道感染,下呼吸道感染明顯減少。
(4)流感病毒(influenza virus):分甲、乙、丙三種血清型。甲型可因其抗原結(jié)構(gòu)發(fā)生較劇烈的變異而導(dǎo)致大流行,估計每隔10~15年一次。乙型對人類致病性較低,流行規(guī)模較小且局限。丙型只引起人類不明顯的或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,一般只造成散發(fā)流行。該病毒主要引起小兒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,也可引起喉、氣管、支氣管炎、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(5)副流感病毒(parainfluenza virus):分1、2、3、4四種血清型。1型稱為“紅細胞吸附病毒2型”(HA2),2型稱為“哮吼類病毒”Ⅰ型(HA1)。這兩種往往引起細支氣管炎和肺炎,也常出現(xiàn)哮吼。其中1型是兒童喉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。3型經(jīng)常導(dǎo)致肺炎和細支氣管炎。4型稱為M-25,似較少見,難以檢出,可在兒童及成人中發(fā)生上呼吸道感染。
(6)柯薩基(Coxsackie)及???ECHO)病毒:為腸道病毒,體積微小,屬于微小病毒(Picornavirus)。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,均可引起呼吸道癥狀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(7)肺炎支原體(mycophlasma pneumoniae):又名肺炎原漿菌或胸膜肺炎樣微生物(簡稱PPLO),不但引起肺炎,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肺炎多見于5~14歲小兒。發(fā)病以秋冬季多見,每3~4年有一次流行。
(8)腺病毒(adenovirus):有30余種不同血清型,人群普遍易感,多見于兒童,約半數(shù)病人為隱性感染。主要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如鼻咽炎、咽炎、咽結(jié)膜炎濾泡性結(jié)膜炎。約2~4%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該病毒引起,除此之外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。
其中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狀病毒較為常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2、常見細菌:侵入上呼吸道的繼發(fā)性細菌感染大多屬于β溶血性鏈球菌A組、肺炎球菌、嗜血流感桿菌及葡萄球菌等。其中鏈球菌往往引起原發(fā)性咽炎。近年國外文獻提到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的卡他布蘭漢氏菌(Branhamelis catarrhails)可在呼吸道可發(fā)展為致病菌感染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誘發(fā)因素
上呼吸道感染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,除了取決于侵入的病原體種類、毒性及數(shù)量,還有其他誘發(fā)因素。
1、宿主防御能力 營養(yǎng)不良和缺乏鍛煉,以及有過敏體質(zhì)的或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小兒,身體防御能力降低,容易發(fā)生上呼吸道感染,癥狀較為嚴重,在氣候改變較多的冬春季節(jié),更易造成流行。
2、環(huán)境因素 大氣污染、居住擁擠、間接吸入煙霧、被動吸煙等,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,促使病原體生長繁殖。
加強鍛煉,改善營養(yǎng)狀況與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等對預(yù)防上感有著重要意義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早期癥狀:小兒感冒早期癥狀有哪些?
1、潛伏期
大多為2~3日或稍久。
2、輕癥感冒
只有鼻部癥狀的,如流清鼻涕、鼻塞、噴嚏等,或伴有流淚、微咳或咽部不適,一般可在3~4天內(nèi)自然痊愈。
感染鼻咽和咽部,會引起發(fā)熱、咽痛,扁桃體炎及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和增生,或有淋巴結(jié)輕微腫大。
發(fā)熱可持續(xù)2~3日至1周左右。在嬰幼兒容易引起嘔吐及腹瀉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3、重癥感冒
出現(xiàn)全身癥狀,開始時出現(xiàn)高熱,體溫可達39~40℃或更高,伴有冷感,頭痛、全身無力、食欲銳減、睡眠不安等。
之后咽部發(fā)生皰疹和潰瘍,形成泡疹性咽炎。嚴重時,炎癥擴散到扁桃體,咽痛加重,扁桃體出現(xiàn)濾泡性膿性滲出物,而鼻咽產(chǎn)生粘稠分泌物。頜下淋巴腫大,有明顯壓痛。最后炎癥不斷擴散到鼻竇、中耳或氣管。每次炎癥擴散,全身癥狀都會加重。
高熱可達1~2周,偶因病因為清除,可長期低熱,達數(shù)周。
癥狀嚴重時,可能會有高熱驚厥和急性腹痛的出現(xiàn)。
高熱驚厥表現(xiàn)為意識喪失,全身性對稱性強直性陣發(fā)痙攣,或有雙眼凝視、斜視、上翻。多發(fā)生在嬰幼兒,病后1~2日連續(xù)發(fā)生幾次。
急性腹痛多在感冒初期出現(xiàn),發(fā)生在臍部周圍,無壓痛,但有時疼痛較為劇烈。大多為暫時性的,產(chǎn)生原因可能是腸蠕動亢進;持續(xù)性的腹痛原因多是急性腸系膜淋巴結(jié)炎,癥狀與闌尾炎的相仿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4、急性扁桃體炎
病毒感染引起的:軟腭及咽后壁可見小潰瘍。扁桃體表面可見白色斑點狀滲出物。雙側(cè)頰粘膜充血伴散在出血點,但粘膜表現(xiàn)光滑,可與麻疹鑒別。
鏈球菌引起的:出現(xiàn)病現(xiàn)全身癥狀,如高熱、冷感、頭痛、嘔吐、腹痛等。舌質(zhì)紅、或有苔厚。咽痛導(dǎo)致吞咽困難,扁桃體常為彌漫性紅腫,或同時有濾泡性膿性滲出物。引起的并發(fā)癥主要是鼻竇炎、中耳炎及淋巴結(jié)炎。常在2歲以上小兒身上上出現(xiàn)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5、血象
病毒感染早期白細胞總數(shù)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數(shù)可能較高,總體上白細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圍內(nèi)
細菌感染中粒細胞百分數(shù)增高,而白細胞總數(shù)基本上都是增高,只有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會減低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注意事項:
1、做相應(yīng)的體格檢查
仔細做全身體格檢查及局部檢查,了解具體情況,排除其它疾病。除此之外,由于輕重程度可相差很大,應(yīng)加以注意。一般年長兒較輕,嬰幼兒時期則重癥較多。
2、了解疾病的流行情況
某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、猩紅熱、幼兒急疹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,起病時的癥狀與上呼吸道感染相似,若注意當?shù)丶膊〉牧餍星闆r,作進一步檢查,以便排查、鑒別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疾病預(yù)防: 小兒感冒治療前的注意事項?
1、積極鍛煉:睡覺是多開窗戶,堅持用冷水洗臉,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,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運動等。
2、增加營養(yǎng):做到飲食均衡,增強免疫力。
3、隨時增減衣服:穿衣應(yīng)該跟著氣溫走,避免過多或過少:特別在冬天應(yīng)注意保暖,早晚應(yīng)穿多一點,中午可以適當減少;同時應(yīng)注意室溫于戶外的溫度差,避免出入房間時著涼。小兒熱愛運動,在運動出汗后,應(yīng)及時更衣。外出時也可以戴口罩,讓空氣在口鼻部位的濕化時間延長,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呼吸道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4、講衛(wèi)生,避免發(fā)病誘因:防止環(huán)境污染和被動吸煙等。每周可以用醋蒸呼吸道汽熏20分鐘,作簡單的殺毒,增強呼吸道的免疫功能。
5、避免交叉感染和病原播散:接觸病人后要洗手,若病情嚴重,在托幼機構(gòu)及醫(yī)院中應(yīng)穿隔離衣,在家庭中患者避免與健康的人接觸。這不僅保護周圍的人,同時減少病兒發(fā)生并發(fā)癥的機會。
醫(yī)院中,在可行的情況下,保持病房的通風換氣及適宜的溫度。同時對病人的床鋪和空床及時清潔消毒。如有條件,可用紫外線對病室與污染地區(qū)進行消毒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6、注射疫苗:從鼻腔霧化吸入或滴入減毒病毒疫苗,可以激發(fā)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產(chǎn)生分泌型IgA抗體的,增強呼吸道的防御能力,作用比其他血清抗體要好。但是目前難以用疫苗預(yù)防類別眾多的腸道病毒和鼻病毒。
7、藥物預(yù)防:可采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,降低反復(fù)呼吸道感染的發(fā)病率。如西藥左旋四咪唑,卡慢舒;中藥黃芪、加味玉屏、散(配方:生黃芪9g,白術(shù)6g,防風3g,生牡蠣9g,陳皮6g,山藥9g,研成細末)。
8、扁桃體經(jīng)常頻繁發(fā)炎化膿,要與醫(yī)生討論是否有必要切除扁桃體。
留意全身癥狀如精神、食欲等,這比熱度及白細胞等指標更為重要。